青龍,一座山谷中的城市,風景雖好,行程卻不易。相隔百公里,來去一日多,即使駕車,也長路漫漫。
十年前去青龍,要走下道,沿著青龍河,蜿蜒曲折;十年后去青龍,直走高速,順著康莊大道,穿山過橋,風馳電掣。
時光荏苒,春去東來,這十年,青龍煥然一新。
來到青龍城區,便會看到青龍城的標志,路旁綠地里,一座蓄勢待飛的銅制青龍。
新的青龍一中,便在昂首青龍的后邊,再度騰飛。
青龍示范性高中工程,也稱青龍一中為工程,始建于2011年6月,竣工于2021年7月,歷時10年。一中工程分為兩期,分為東西兩院,中有都源街相隔,兩校區間通過高架橋相連。
青龍縣位于山區,于山谷間建城,城市區沿山谷蜿蜒,道路曲折。示范性高中是青龍縣的重點工程,也是教育改革新試點的建設項目。青龍示范性高中占地面積220畝,共建有建筑22棟,包括教學樓、學生公寓、階梯教室、天文館、風雨操場、餐廳、綜合服務樓、科技實驗樓、藝術樓、圖書館、行政辦公樓、教師公寓、體育館、液化氣站、變電所、高架橋及其相關附屬工程,總建筑面積約為9750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22000萬元。
——遷建之路——
建設示范性高中,是從2011年6月開始的。
初到這里,頗費了些周折,一個地圖上都沒有的地方,一個叫拉馬溝村北,東西為低矮山坡,荊棘遍地,到了冬季,就一片荒蕪。
項目班子到達現場的時候,都一臉的茫然。沒有水、沒有電、沒有路,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曲折,走過山路才清楚;艱難,遇到苦難才知道。
示范性高中的建設之路,就是從三通一平開始的。所有的工作都交給了海三。教育局的領導說,這個項目有點難,我們都不懂施工,一切都看你們海三的了。
海三人從來不怕困難,無論歷史還是現實,我們最可貴的就在這里。沒有條件,那就創造條件。
路,都是人走出來的。
——荒蕪的現場,荊棘叢生,只能用機械來推平——
示范性高中的建設時間跨度大,周期長,前后歷時十年有余。在一片荒山野嶺之間,建設一座現代化、功能齊全的高級中學,遇到的困難很多,從項目策劃開始,規劃、立項、征地、拆遷、三通一平、建設、配套、道路……,每一階段的工作都非常的繁瑣。
——質量的建設——
遇到的困難再多,壓在肩上的責任再重,也沒有擋住海三人前行的步伐,也沒有影響海三人工程建設的質量,“以高尚人品,創優質產品”是海三人永恒的堅持,從未改變。我們來到青龍,就是要為青龍人民貢獻優質的產品,為青龍學子建設一流的課堂。
學校,是特殊的,因為她是一座殿堂。學生在這里孕育理想、學成報國;教師在這里傾注心血,教書育人。
而海三人要做的,就是建成這座殿堂,這是任務,也是光榮。排除萬難,不辱使命,這是全體建設者的誓言。
這些建設者之中,也有很多的青龍人,立誓而發的時候,他們說,這是為了青龍,也是為了自己。
青龍示范性高中質量一直是優秀的,尤其是主體。十年里,從基礎到主體,一座座樓拔地而起。從南到北,自西向東,先是教學區,后是宿舍區。十年的時光,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但對建設者來說,十年的時光奉獻在一個工程里,放在哪里都是個傳奇。一方方土、一塊塊石;一根根筋,一車車灰;一塊塊磚、一片片瓦。在枯草荒涼的山谷里,一座現代化的學校慢慢建起來了,從遠而望,22棟樓,鱗次櫛比。
在青龍,海三建設的的工程都是參觀的重點,每個項目施工,建設局都會立為樣板工地,組織全縣的建設工作者進行參觀。按照當地的說法,是海三公司帶動了青龍縣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的提升。青龍示范性高中作為青龍重點建設項目,更是當仁不讓。從一開始,青龍建設局就將工程作為了青龍縣質量管理標志性工程,主要負責同志甚至親自到項目現場辦公,群策群力,確保質量建設優中更優。
鋼筋砼框架梁柱,接茬整齊,線角分明
鋼筋砼框架梁板,整齊劃一,平整如鏡
秦皇島市優質結構主體,河北省優質結構主體,秦皇島市港城杯工程,河北省安濟杯工程,一摞摞證書、一座座獎杯,記錄了成績,代表了品質。
行政辦公樓——河北省優質結構主體
學生餐廳——河北省優質結構主體
——知識鑄就未來——
——新青龍一中大門遠景——
——新青龍一中東、西校區——
青龍性示范性高中,是學校工程建設時的名字,
青龍一中,是學校正式教學后的名字。
示范,代表著引領和希望,
一中,代表了傳承和成績。
青龍一中始建于1951年,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
金秋送爽,書海飄香。2019年,青龍一中喜遷新址,教學區正式啟用,新面貌、新征程。新的校園,群山環抱,綠樹成蔭,環境宜人;現有在校生4227人,75個教學班。教職工425人,其中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正高級教師2人,省特級教師3人,河北省模范教師1人,河北省課改名師2人,省市級骨干教師27人;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研究生學歷28人,專任教師本科學歷達標率100%,中學高級教師119人。
學習改變命運,知識鑄就未來。青龍一中在50年的奮斗之路上,一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民族的長遠利益著想,誠樸卓越、勵學敦行;教學中,讓學生快樂學習、讓教師幸福工作、讓師生共同成長。管理上,堅持文化引領、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樹立“厚德、明理、尚學、力行”的校風;“嚴謹、博學、敬業、愛生”的教風;“勤學、善思、自主、創新”的學風。
從一片荒蕪,到書海飄香,是教育促進了發展。知識是一粒種子,播下就會萌芽。精心培育、認真耕耘,不久的將來,這里就會從一棵小樹長成一片森林,教育成就未來。
——寄語前進中的一中——
始于2011年,成于2021年,10年風雨,彈指瞬間。
10年前,青龍示范性高中奠基;10年后,青龍一中掛牌。一路走來,青山綠水間,舊貌換新顏。新一中的建設,離不開青龍決策者的遠瞻,更離不開千百建設者的耕耘。求學如建樓,都是一點一滴的積累,沒有捷徑,從基礎開始到大廈建成,每一天都離不開辛勤與汗水。人們都說,無論結果如何,過程最重要。其實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正確的路,結果一定是走進勝利之門。青龍一中項目的竣工驗收是在金秋,新一年開學的前夕。徜徉在靜寂的校園里,從走廊步入教室,看著整齊的桌椅,仿佛嗅到熟悉的書香。希望海三人的努力能夠助力青龍學子,在知識的海洋里決意進取,發憤圖強。我們愿意做好學子腳下的地板,頭上的天花,只要能為學子們鋪平前行之路,我們的初衷就會實現。
撰稿人/集團總公司高級工程師苗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