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秦皇島,遍布海三藍”校企聯合、合衷共濟
海三建設集團與燕山大學的一城之緣
燕山之南、渤海之邊,你是最美的大學
秦皇島的海,最美盛夏。于碧海間揚帆、于金沙里戲足。鴿子窩、動物園、淺水灣、西浴場,一路風景、一路歡歌。
喧囂是屬于游人的,因為歡樂;
靜謐是屬于學子的,因為求知。
動與靜,就在一橋間。
燕山大學,就在橋的北側,一座著名的學府,北依燕山,南瞰渤海。
有人說,生活在秦皇島是幸福的,因為舒適。也有人說,讀書在燕山大學是幸運的,因為優美。
燕山大學,位于秦皇西畔,西接北戴河,是最美秦皇的起點。不遠處,便是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誕生之地。身居臥榻可聽濤,靜坐學堂可觀海,燕大位置之佳,景致之優,遍覽中國,可越者寥寥。
重點高校,跨省南遷,你是鳳凰涅槃
燕山大學的名字很新,歷史卻悠長。2020年是校慶100周年,因為始建于1920年。百年學府,樹人百年,師出燕大的學子們四海匯聚,學成歸鄉,枝繁葉茂,桃李滿天下。
如今,燕山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
燕大身出名門,源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始建于1920年。因此,哈工大的建校時間也就是燕大的生日,二者同根。
1958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系及相關專業成建制遷至工業重鎮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組建了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1960年獨立辦學,定名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成為原機械工業部直屬高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
燕大本為哈工大一系,初因支持國家建設,異地辦學,后因分屬不同部委,獨立建校。終因發展受困,南遷秦皇島。這一遷,便走了13年,這是一條重生的路,猶如鳳凰涅槃。
東重的南遷,燕大的成立,對于秦皇島來說,是驚喜,是幸運,能夠擁有燕山大學這樣的歷史名校,豈止自豪。燕大的到來,給這座小城帶來了許多,人文底蘊、文化提升、人才集聚、科技創新,燕大之于秦皇,就是一座寶藏。
很多燕大的老教授和參與燕大南遷的秦皇島人,撫今追昔,都會感慨萬千。13載南遷之路,從雪域荒原到渤海之濱,縱有失有得,然發展之路,勵志之心,終矢志不渝。
三次創業,兩次搬遷,歷難重重,方有今日。燕大落秦,實為奇跡,有東重老校長的守校情懷,有秦皇島老領導的真誠相邀,最重要的還是秦皇島人民的無比熱忱。為了留住燕大這個金鳳凰,秦皇島傾盡所有,鼎力相助,張懷相迎。
風雨同路,合衷共濟,燕大的建設,我們鼎力相助
燕大的南遷之路,也是校園的重建之路。大學校園的建設不同尋常,必須滿足學生正常學業,而大學是一年一招的。因此,除了極為特殊的校舍,幾乎所有校舍的建設時間都不滿一年。這對于決策者和建設者來說,極為困難。在這僅有的一年里,還有漫長的冬季。在嚴寒的北方,施工無法連續。
從1985年燕大新址開建,到2007年西校區建成,在燕大建設高峰的年代里,海三與燕大一路同行。海三建設集團作為秦皇島建筑行業的領軍企業,以自己之長,為燕山大學的建設與發展凝聚全力、鼎力支持。從東校區的學生宿舍、餐廳、教室的一磚一瓦,到西校區整體建設的規模宏大,十多年的夏暑冬寒,海三建設者勇往直前,克難攻堅、一路堅持。
燕山大學的遷建工程永遠是海三建設集團的重點工程,公司最高領導也是親自掛帥,親力親為。以綿薄之力,助高校發展,以誠摯之心,助學子奮發。春耕、秋收,海三發動全員,上山下鄉,下田地、做炕頭,動員工人,保障施工;寒冬、酷暑,海三集聚力量,克服困難,戰嚴寒、克夏烈,敢戰敢當,保質保量。根根鋼筋織成鐵骨、車車水泥鑄就銅墻,高樓大廈平地起,滴滴汗水匯如川。音樂館、美術館、實訓樓、宿舍樓、研究中心、餐廳……,座座落成,質優高效。
校區建設的同時,海三建設集團堅持校企合作,以己之力,助力學子,回報社會。
(左一、海三建設集團董事長王旭福,右一、燕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任家東)
2020年12月30日,“海三建設集團勵志獎教獎學金”簽約儀式在燕山大學世紀樓會議室隆重舉行。獎學金的設立,是海三建設集團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彰顯“利人”企業核心價值觀,發揮校企合作巨大共贏優勢的集中體現。我們希望貢獻的這一份力量,能夠激勵更多的優秀學子自立自強,成為國家棟梁;能夠激勵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再接再厲,潛心育人,攻克行業瓶頸;更希望為燕山大學的莘莘學子提供更多安全、可靠、有收獲的實習崗位。
(海三建設集團高級工程師苗建華赴燕山大學授課)
多年來,海三建設集團一直與燕山大學保持著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是燕山大學建筑工程與力學學院的教學實習基地。每年,眾多學子與指導教師來到海三集團各重點工程,親身見證工程施工的全過程,項目技術人員認真指導、答疑解惑,幫助學子們熟悉生產過程,掌握施工技能,了解專業動向,將知識服務于生產,理論聯系到實際。燕大師生來到生產一線的同時,應學校的邀請,海三公司還委派了專業技術人員赴燕大傳道授業,將海三公司多年的技術積累無償地教授給廣大學子,明確學習重點,指導就業方向。
作為秦皇島的企業,為了家鄉城市的發展,為了家鄉大學的建設,海三人歷經甘苦,一路相扶,鄭重的承諾,踐行了始終。燕大與海三的攜手,可以實現雙方人才培養的良性互動,深入挖掘在科研攻關、聯合培養、實踐基地建設等多領域、多維度的合作與交流,助力雙方共贏與突破。
北依燕山,南迎渤海,燕山大學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曾經的田野林草、城郊寂靜;現今的校舍綿布、書聲朗朗,36年時光悄然而過,如白駒過隙,如彈指瞬間。時光不會留駐,記憶卻會永存。作為燕大建設的親歷者,海三人陪伴了燕大的成長,從青春年少到知命花甲。多年過去,許多曾經參建燕大的海三人已經退養天年,華發滿身,但在偶行燕大的時候,他們仍會觸景生情,念念難忘,懷念曾經如火的歲月,滿意如今校園的恢弘。往事雖如煙,歷歷仍在目,無論退休歸家的海三人,或是仍在努力拼搏的海三人,我們對燕大的一顆真摯之心歷久依然。徜徉在燕大金秋的校園里,綠柳飄垂,五角楓紅,每當一座座校舍從眼前劃過,總會想起當年海三兄弟們奮戰寒暑的背影,晨曦中匆匆而行,日暮中遙望燈火。伏案的學子、忙碌的工人;高聳的塔吊、通明的教室,看似沒有相干的人和事,卻因為目標的共同,走到了一起,繪就了和諧。
從揚沙之地走來,到渤海之濱留駐,燕大走出了風雨,越過了雪霜,厚積而薄發。風雨之后迎彩虹,登頂高峰望四方,在祖國邁向偉大復興的號角聲中,燕大臨海揚帆,闊步前行。北斗導航、神舟飛船;貴州天眼、大型客機;復興號高鐵、港珠澳大橋……,大國重器,深度參與,聚賢凝力,輝煌紛至。
助力燕大發展,海三亦前行不懈。36年來,海三從小到大,從弱至強。2000年,海三股份成立,2006年海三金屋集團成立,2020年海三建設集團成立。從當年單一的建筑施工,到如今集房地產開發、建筑施工、建材生產、材料檢驗、商貿物流、物業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海三不辱使命,開拓進取,再登高峰。
一座年輕的城市,一個發展的大學,一個奮發的企業。我們相信,在新時代偉大復興之路上,經過我們的共同拼搏,城會更美,校會更大,企會更強。
歲月悠悠,時光荏苒。燕大與海三因建筑結緣,因發展同心,是朋友,是鄰居。分在這座城的兩端,你在西,我在中,路雖遠,心卻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