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工匠精神,創建精品工程
38年的今天,說起自己管理過的工程,老孫如數家珍。記憶的清晰,敘述的準確,令聽者感慨,老孫是個行家,工作細致,工作執著。38年來,孫萬鵬一共參與了39個小區,515棟住宅樓的建設,另外還有35棟辦公樓,60棟教學樓,還有醫院、圖書館……可以說,孫萬鵬幾乎走遍了秦皇島的街巷,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興起和繁榮。從位于城市中心的辦公樓望向城市的天際線,鱗次櫛比的風景中蘊藏了無盡的辛勤和汗水。
管建筑工程質量,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工地上干活的師傅們,來自五湖四海,不同于工廠的產業工人,建筑工人有獨特的性格。讓不同操作水平的工人們都做出同一標準的產品,是個非常困難的事情。你既要板起臉一絲不茍,也需要蹲下來手手相傳。在工人師傅的眼里,最看重的是手藝,要想真正讓他們信服,你得拿出真本事,僅僅依靠身份和壓力,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事。老孫管過的項目,工人們都很佩服他,因為老孫不僅是個檢查者,更是個工匠。既能與師傅們講規則,也能和師傅們講道理,既能做他們的領導者,也能做他們的幫助人。老孫常說,管質量,既要講理,也要服人,總之,是要一起把活計干好。買到一個質量好的房子,買房人開心,我也開心,我覺得自己又干了件好事。
要成為一個工匠,既要認真負責,更要受苦流汗。在孫萬鵬38年的職業生涯里,從自己是工匠到工匠的管理者,其中的辛苦和努力相伴了一生。從炎炎夏日到天寒地凍,他的腳步從未停歇。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能拓展人生價值。孫萬鵬帶著滿滿的熱情和信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踏實工作,盡職盡責,即規范管理,又研究創新。1993年在擔任南京政治學院住宅樓工長時,在秦皇島市首創了水泥樓梯踏步加護角筋的做法,如今這種做法已經成為建筑界認可的經典。而這樣的創新,在孫萬鵬自己的質量之路上,有很多。孫萬鵬說,取得這樣的創新,首先要感謝公司領導的支持和幫助,還要感謝項目一線的配合和實施。